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牽頭的一個課題組9日報告稱,新發現的一枚米粒大小的原始海綿動物化石顯示,至少6億年前地球上已出現原始動物。這是迄今全球發現最早且可信的原始動物實體化石。
由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茂炎課題組當天在美國《科學院學報》上發表文章稱,他們在我國貴州“甕安生物群”中發現了一枚原始海綿動物化石,命名為“貴州始杯海綿”,雖然體積只有2到3立方毫米,但其歷史已達6億年。“這一發現將消除學界對6億年前地球上是否出現動物的疑問。”
據介紹,該化石保存在白云質磷塊巖中。研究顯示,化石整體外觀呈纏繞的管狀,由3個獨立的腔室和它們共用的一個實體基座組成,每個腔室都有一個向上的開口。該生物體已發生明顯的細胞分化,具有與現代海綿動物相似的表皮細胞和領細胞結構,其表面細胞之間還發育了數量眾多的小孔,這些小孔直通有開口的腔室,和腔室一起形成簡單的水溝系統,為生物體提供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通道。
論文作者殷宗軍博士說:“這些生物學特征表明它是一種與現代海綿動物非常相似的原始動物。”
“海綿動物是整個動物界中最原始的類群,它們沒有真正的組織和器官,只有細胞分化,雖然前人也曾報道過一些前寒武紀地層中疑似的海綿化石,但由于沒有細胞結構和滿足水動力學需求的水溝系統等典型特征,因而不被學界認可。”殷宗軍說,“貴州始杯海綿”化石精美保存了細胞結構和完整的水溝系統,它的發現將海綿動物的化石記錄向寒武紀之前推進了6000萬年。結合現有的動物譜系樹和分子鐘推斷,所有動物共同祖先的出現還遠在6億年前。
距今6億年前后的前寒武紀-寒武紀轉換期是地質關鍵的時期之一。這一時期,地球巖石圈、水圈和大氣圈均發生革命性變化,環境利好使后生動物開始崛起,并在寒武紀早期發生大規模輻射式演化,即“寒武紀大爆發”(5.41-5.20億年前)。然而,相較早已被廣泛接受的“寒武紀大爆發”,厚厚的前寒武系地層中卻鮮有后生動物化石的蹤影,埃迪卡拉動物群(5.75-5.41億年前)又被認為和寒武紀出現的動物沒有直接親緣關系,這為解釋生物演化蒙上了神秘色彩。 “貴州始杯海綿”標本的發現為前寒武紀多細胞動物的化石記錄提供了新的重要例證,對了解地球上動物起源時間和過程具有重要意義。